高級中等學校圖書館輔導團電子報 2016/07/22 第150期 每月第三週發行 | ||
|
![]() |
||
●編者的話:暑假文章比較少 |
![]() |
整理:邱柏翰、劉京玫 羅東高中 |
□國內: |
1.首創與15科大館對館圖書交流,高英學生借書更便利 2.北港農工校長將退休,心繫校內舊圖書館整建 3.國家圖書館「社區書香認證」 4.新北市圖書館「常客」染肺結核,長期接觸的管理員恐中標 5.圖書館智慧照明計畫,崑山科大獲經濟部最高獎助 |
□國外: |
1.大陸國圖文創產品讓古籍裡文字活起來 2.香港圖書館到訪市民連年下跌,電子書使用量增22% 3.愛書人羨慕!捷克的圖書館比中小學還多 |
□國內: |
1.首創與15科大館對館圖書交流,高英學生借書更便利 高英工商為開啟與大學端圖書館建立館際合作,校長陳德松與和春技術學院副校長何慶祥、高苑科大圖書館長楊佩蓉、屏科大、正修、輔英等15所科技大學共同研討各項可行性方案。 陳德松指出,以往在高中職與科技大學圖書館的合作,均以個人借閱的方式,但學生跨館借閱實屬不易,無法達到實質合作效果,因此將在高英工商圖書館設置「科技院校圖書專櫃」,以「館對館圖書交流」的方式,實施批次的借閱。 在圖書遞送過程中,郵資由高英支付,在「科技院校圖書專櫃」中則標示各學校的校名,就像各校在高英設立圖書分館的概念。 何慶祥強調,和春與高英都在大寮區,就像鄰居,兩校的合作已十分密切,將會派遣專人免費遞送高英圖書館所需專書。楊佩蓉說,不論是館對館借書、圖書館利用教育指導、行動圖書館作法,高苑會全力配合。 預計一開始各校每月提供100本借閱,每月更新且數量逐漸增加,一年下來相當可觀。 詳見:【自由時報】 2.北港農工校長將退休,心繫校內舊圖書館整建 北港農工校長王金樑將於8月退休,但仍心繫校內舊圖書館的整建事宜,舊圖書館10年前即登錄為歷史建築,並完成修復規畫書,卻因缺乏經費而停擺,15日王金樑許下心願,希望相關單位早日整建,活化舊圖書館供學校師生與社區民眾再利用。 北港農工舊圖書館興建於1953年,至今已有1甲子歷史,由於年久失修已停用多年,但其結構完整,瓦片屋頂、檜木屋樑、洗石牆柱保留早期建築特色,縣文化處於2006年登錄為歷史建築,並於2010年完成修復規劃設計與預算書。 王金樑說,舊圖書館為1層樓建築,曾做為柔道練習場、員生合作社、實習工廠,是許多師生的共同回憶。由於佔地寬廣、格局方正,非常適合做為藝文展演場地,供學校師生與社區民眾使用。若能完成整修,他希望在舊圖書館舉辦個人書法展,以文會友。 縣文化處指出,依文資法規定「公有文化資產,由所有或管理機關編列預算,辦理保存、修復及管理維護」。北港農工為國立學校,有賴教育部協助整修,同時藉由修法請文化部共同參與,以免更多校園古蹟與歷史建築淪為廢墟。 詳見:【中時電子報】 3.國家圖書館「書香社區認證」 書香社區認證堂堂邁入第二年,參與去年認證的好朋友們,來看一看今年自己的閱讀習慣有沒有進步,新朋友也來檢視自己的閱讀習慣,趕快登入「書香社區認證網站」(http://scc.ncl.edu.tw/book/)填寫問券,請參考「新朋友認證流程」或「忘記密碼認證流程」按部就班完成認證。 為協助民眾瞭解認證流程,國家圖書館與全國公共圖書館、社區大學、村里辦公室合作,結合各單位自行辦理之成果發表會、專題演講、園遊會等活動,於現場設置活動攤位,目前北中南總計規劃12場次行銷推廣活動,請參考附件場次傳單,歡迎踴躍參與。完成認證者,可至活動攤位兌換精美禮物。場次訊息將於本館官網、臉書及書香社區認證網站即時更新。 詳見:【活動網站】 4.新北市圖書館「常客」染肺結核,長期接觸的管理員恐中標 新北市衛生局今(8)日公佈一例新增結核病個案,患者為新北市立圖書館常客,初篩員工並無異常。由於結核病是台灣最常見的法定傳染病,新北市衛生局隨即展開防疫作為並已完成現場勘察、疫情調查,並由專家進行環境評估。圖書館亦已完成環境消毒及空調系統清洗作業,並配合衛生局辦理可能的接觸者調查。 這名新增的個案是於本6月29日由醫院通報,新北市衛生局表示,該個案是於6月26日因身體不適,由新北市立圖書館協助送醫,並於6月30日確診。 目前衛生局已針對與確診個案接觸時間較多之圖書館館方人員進行衛教說明會及安排胸部X光檢查,在167名受檢人員中,至今共判讀137名,僅1人X光出現異常。不過,由於該名員工的異常率約0.7%,較一般社區X光巡檢異常率4.9%為低,初篩結果並無異常。 衛生局提醒,於最近三個月內曾出入新北市圖書館1天內達8小時、或累計達40小時之民眾,可利用「七分篩檢法」:咳嗽有痰(2分)、咳嗽兩週(2分)、胸痛(1分)、食慾不佳(1分)、體重減輕(1分)進行健康量測並做好自我健康管理。民眾如有以上症狀且累積達5分或咳嗽超過3週,請撥打防疫專線:(02)2258-6923。 詳見:【東森新聞】 5.圖書館智慧照明計畫,崑山科大獲經濟部最高獎助 台濟部能源局為落實節能減碳政策, 推動先進照明節能方案,整合智慧控制與高效率燈具,建立智慧照明研究應用實例,促進創新照明技術人才養成,並活絡綠能產業發展,故推動「大學校院圖書館智慧照明研究示範計畫」,崑山科大通過審核,獲得全國最高等級獎助450萬元。 圖書館副館長陳國泰說明,「智慧照明節能示範系統」以節能、創意及智慧控制為主軸,採用LED節能燈具,其中智慧控制系統利用光感應器,人員感測器、DALI無限段調光模組,藉由3D空間圖,即時執行六大智慧策略,包括智慧排程、日光節約、場景配合、在位控制、個人專屬控制及智能用電量管理(過載卸載)。 依照度平方反比定律,高度降低50公分,燈正下方照度可提升44%,故閱讀區裝設自行開發、具資訊蒐集與Touch Dim調光功能之「智慧感測檯燈」。該項成果是結合電通系、資工系與創媒學院的師生專長,共同設計創新智慧節能燈具,如天燈造型般的典雅檯燈在館內共有十座,透過網頁伺服器提供的資訊,讓使用者者與管理員能查看檯燈的使用情形以及環境的溫度、濕度、照度及附近人員密度等資訊,並挑選符合自己需求的座位,而搭配物體移動檢知器(PIR)可檢測使用狀態,若在無人使用的情況下,會在設置的時間內關閉,達到節能效果。 崑山科大執行智慧節能計畫的成果,也將列為該校電機、電子、光電、資工、電通及空設等科系課程單元的重要教材案例,未來將持續投入剩餘5個樓層的節能燈具替換,並陸續延展於其他行政與教學單位場域。 詳見:【HiNet新聞】 |
□國外: |
1.大陸國圖文創產品讓古籍裡文字活起來 『從館藏角度來看,大家對國圖的印象就是「都是書」』。大陸國家典籍博物館文創負責人張立朝覺得情況『確實是(這樣)』。『國家圖書館館藏3700餘萬冊(件),其中稱得上文物的古籍就有280餘萬冊(件),這其中80%∼90%都是書。』因此,以書為主要藏品的國家圖書館就必然與北京故宮、國博文創產品的開發有不同之處。 張立朝告訴記者,國圖的文創產品主要圍繞其所藏典籍而開發。以館藏《慶賞升平》為例,該典籍是清內府彩繪戲曲人物圖譜,多出於徽班劇目扮相。作為研究京劇早期行頭、臉譜的珍貴史料,圖譜中人物神態刻畫精細,戲衣刺繡考究。這些細節都在國圖開發的文創產品上有所體現。 作為《慶賞升平》卡通人物形象的設計者,國家圖書館展覽部設計師劉仲瑄將其中的公主、狀元、孫悟空、門神等卡通形象運用到公車卡、書籤等生活小對象上。 詳見:【NOWNews】 2.香港圖書館到訪市民連年下跌,電子書使用量增22% 港人閱讀風氣漸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公共圖書館到訪人次及借書率雖連年下跌,但電子書閱讀及外借使用量卻不跌反升,去年使用量多達十七萬多次,較前年上升兩成二。出版業界則認為,年輕人有太多接觸資訊渠道,電子書發展難成氣候,須靠不斷製造原創作品吸引讀者。 康文署轄下共有六十八間公共圖書館和十二間流動圖書館,署方數字顯示,去年到訪各圖書館的人次共有三千七百七十多萬,較前年減少逾一百萬人次,更較五年前減少達一成。各圖書館中,八成六的去年入場人次均較前年減少,跌幅最大是將軍澳圖書館,到訪人次由前年近一百一十七萬,大跌近三成至去年近八十三萬。 各書籍總借閱次數亦下跌,由一一年的五千八百多萬次,降至去年的五千一百多萬次。不過,電子書網上閱讀及外借數字則有上升,七個電子書館藏近二十二萬多冊電子書,去年使用量達十七萬七千多次,較前年近十五萬九千次,增加近一成二;今年首四個月使用量亦有五萬二千多次。 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認為,院校為學生提供大量學術資訊,學生無暇看課外書,年輕一輩又不愛閱讀長文,只在社交網站閱讀零碎的文章,慨歎新一代追求文化與學問的人少之又少,難有方法令本地圖書館及閱讀風氣「重生」。 詳見:【頭條日報】 3.愛書人羨慕!捷克的圖書館比中小學還多 網路和亞馬遜時代,在世界許多地方,上公立圖書館借書愈來愈古怪又老土,但捷克不然。 在捷克,舉目處處圖書館。比爾蓋茲的基金會統計,捷克圖書館密度冠全球,圖書館比中小學還多,每1971人有一座圖書館,圖書館對人口之比是歐洲國家平均數的四倍,美國的十倍。美國每1萬9583人才有一座圖書館。 捷克怎麼這麼多圖書館?主因在法律規定,從大城市到小村落,每個社區要有一座圖書館。法律是捷克1919年從一次世界大戰解體的德語奧匈帝國獨立時制訂,宗旨是推廣全民識字和全民教育,結果成效斐然。 捷克國家圖書館「圖書館研究所」所長里希特說:「捷克人養成堅實的閱讀習慣,就是今天,上圖書館的人也比較喜歡買書,平均一年買11本。」 歷經納粹德國占領、共產主義統治,甚至1990年代初期與斯洛伐克分家,捷克圖書館法屹立至今。這條法律挺過一切,只挺不過預算壓力。為了節省經費,2001年將村村有圖書館的標準降低。那年,捷克全境有6019所圖書館,現今大約已有11%合併或關閉。 但現存的圖書館沒有淪為舊時代的殘蹟或蚊子館,而是努力維持活潑的生機和社會意義:擔任選舉投開票所,地方集會的場所,籌辦讀書會與藝文展覽,提供電腦課程,天天歡迎大批學童和退休族。 詳見:【聯合新聞網】 |
![]() |
□戴勝益開書店主打百元看到飽 |
|
王品集團創辦人戴勝益雖然先前傳出退休,最近卻似乎又有新事業,他 日前成立了一所書屋,標榜只要一天繳100元,即可享有飲料和書本看到飽,新奇的經營手法引來網友討論。 戴勝益的哥哥戴勝通在臉書貼出弟弟開設的書店「益品書屋」的照片,並指出書店內有2500本以精裝本為主的各種書籍,但是只能看不能買。該書屋有200多坪和150個位置,標榜進門費100元,有咖啡、茶和冰砂等飲料可以喝,讀者可以在裡面待上一整天。 戴勝益新奇的書店經營手法引來許多網友討論,有網友看了表示,「飲料喝到飽+不限時超便宜阿...」、「100塊吹一天冷氣喝一天咖啡!」但也有網友直言,「才2500本會不會太少了?」、 」、 「我去圖書館看書免錢喝水喝到飽...」、「不是就漫畫王?」…… 自由時報 |
![]() |
□閱讀與藝術的饗宴—北國圖與南故宮參訪 撰稿:達德商工黃千黛主任 |
閱讀與藝術的饗宴—北國圖與南故宮參訪 圖書館主任 黃千黛 104學年圖書館利用精進優質計畫經費辦理18車次人文藝術應用之旅,陸續帶領同學參訪了公共圖書館(北投綠建築圖書館,台中資訊館)、大學圖書館,及多元豐富的人文藝術探索,包含客家文化中心、圓樓,還有台北故宮、彰化文史地景,希望藉此引領同學踏入閱讀及藝文的啟蒙世界;在接近學期的尾聲,壓軸好戲是出發到聞名已久台北國家圖書館及嘉義故宮南院 國家圖書館,是三所國立公共圖書館之一,隸屬於教育部,收藏各種類型的出版品與文獻資料,尤以漢學文獻最具特色。這次國圖黃文德博士犧牲星期六休假期間為本校同學導覽解說漢學資源中心相關出版品或珍貴文獻,同學們對這些歷史珍貴文物的保存良好,科學與藝術結合,莫不嘖嘖稱奇,同時也覺得獲益匪淺。美一信蕭渝璇同學覺得參觀國家圖書館是很棒的經驗,尤其漢學中心這些書卷古文物利用溫度、濕度、亮度保存得很好;餐三戊蕭琬儒同學表示最吸引她的是卷軸裡面的工整字體,同時導師並感謝圖書館策劃活動,讓學子接觸文化美學,非只是美食跟玩樂。 參觀過國家圖書館後,緊接著當天下午到中山堂觀賞經典文學劇場「屈原-遠遊中」。幼三乙楊又璇同學對於劇場中穿插的划龍舟表演,雖然沒有河的佈景,但透過演員生動的表演與搭配的道具,划龍舟的熱鬧景象一一呈現在眼前,讓人感到震撼。資二甲林柏宏同學認為本次演出的內容與表演中穿插的詩句、京劇、國樂、舞蹈、演員對劇情精湛的詮釋,看到了主辦單位的努力與用心。 另外五月底,圖書館也帶領同學到萬眾矚目的故宮南院,園區占地70公頃、博物館主體綠建築、湖景、至善橋的設計,氣勢磅礴,令人嘆為觀止。餐一甲汪家甄同學在故宮南院參觀高麗青瓷特展、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日本伊萬瓷器特展、院藏亞洲織品展、亞洲茶文化展中,最喜歡亞洲茶文化展,因為亞洲人很喜歡喝茶,因而發展出不同的泡茶器具,覺得古人真的很聰明。更透過這次的參觀,讓她知道隨著時代的變遷,人類所使用的器具愈來愈方便,但失去了古典的美感。幼二甲廖佩宣同學於本次參訪故宮南院中,實地看到歷史課本中的史前文物,感到驚奇,也加深了對史前文物的認識。 圖書館希望藉著推動閱讀及人文藝術教育努力成果,提升藝文素養,營造書香藝術校園,並藉由這些活動的陪伴與帶領,開拓多元的學習空間,師生攜手共同在推動閱讀及藝文的道路前進。 ![]() ![]() |
![]() |
□學習共同體的實踐:以英文小說閱讀為基礎,設計批判式思考提問為例 |
學習共同體的實踐:以英文小說閱讀為基礎,設計批判式思考提問為例 作者:聖心女中陳心彤老師 林佳紋老師 壹、前言: 近年來,本校推動學習共同體,並舉辦學習共同體教學教師專業發展社群,經由同事間共同備課,激發師生的潛能。本學期國一英文課程以寓言故事《The Ant and the Grasshopper》(螞蟻及蚱蜢)及英國文豪George Orwell著名的諷剌式小說《Animal Farm》(動物農莊)為文本,教師著手設計深度的思考題,上課利用問答法及討論法,不斷給予學生思辨的時間及挑戰,激發學生的思考及批判的能力。在討論過程中,學生為主體進行小組討論及整合各組意見進行發表,教師主要擔任提問、聆聽及串連的角色。 此次設計以《思考技巧與教學》(張玉成著,北市:心理出版社,2013)一書中,摘選列述美國學者保羅的批判思考教學策略,作為設計批判式思考提問的檢視指標,以下以兩本英文文本為例,分享如何將批判思考融入在教學中。 …… 詳全文 ![]() ![]() |
![]() |
□科學人雜誌—機器如何深度學習 |
科學人雜誌社提供本電子報有關科普閱讀的新知,暫訂為「延伸閱讀」專欄,歡迎大家給予意見。![]() 機器如何深度學習 人工智慧經歷數十年的低潮,由於深度學習這項潛力無窮的技術,總算起死回生,在不少任務上的表現已經相當傑出。 撰文/班吉歐(Yoshua Bengio) 翻譯/鍾樹人 重點提要 ■1950年代,人工智慧(AI)開始成為學術研究的一個新領域,研究人員希望在一個世代內成功展現人類智慧。不過當時的演算法和計算能力無法勝任,夢想也隨之破滅。 ■過去幾年,AI研究捲土重來。研究人員從腦科學汲取靈感,發展深度學習技術。這些模仿大腦神經網路的演算法證明,先前對於AI的期望或許能夠實現。 ■深度學習技術透過複雜的人工神經網路,接收各種範例進行學習,例如辨識影像、聽懂語音、進行棋類比賽,而且在某些任務上的表現已經相當接近人類智慧。 …… 詳全文 |
![]() |
□循環經濟/不止汽車和房間,工具圖書館讓工具也能共享 |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買了一堆工具DIY組家具、布置家裡,用過一次後就放著生灰塵。等到下次有需要,發現工具已生鏽、故障。其實,我們可以不用買工具,加拿大多倫多一家「工具圖書館」,讓人們有需要,可隨時租借工具,還可享有許多加值服務。這不僅是共享經濟,也是減少資源消耗和廢棄物產生的循環經濟。 就像去圖書館借書一樣,民眾可到工具圖書館「借工具」,用畢歸還,不再需要自己買。只要繳50美元(約台幣1500元)年費,成為圖書館會員,就可借用各式各樣DIY工具,甚至還有廚具、安全帽、空氣壓縮機等等。 在台灣,也有類似的新創工具圖書館空間,如新竹工具圖書館與食農工具圖書館,都是基於資源、空間共享的理念,提供工具、廚具、農機具,以及空間等租借服務,並開設相關課程。…… 詳見:【天下雜誌】 |
![]() |
□讀書會推薦書目 |
本期是聖心女中圖書館愛閱義工製作的書籍介紹! 本次推薦的圖書是「與孩子心靈有約」(影片播放) 本專欄歡迎大家提供各式新書介紹,一同推行閱讀運動。 |
|電子報資料庫|著作權聲明|隱私權聲明|聯絡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