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羅東高級中學 主編 訂報|退報|電子報首頁|服務信箱

高級中等學校圖書館輔導團電子報     2016/11/25 第154期 每月第三週發行

            ☆ 下期12/23發刊,歡迎刊登各項活動消息 ☆


桃園龍岡圖書館

編者的話:歡迎投稿,提供稿費
      粉絲團
動態報導:國內 國外
議題討論:超商借書相關爭議
延伸閱讀:科學人雜誌-把大腦變透明
圖書館新知:清大圖書牆超智慧!找書靠閃光一下就看到(上月稿)
青春愛讀書:《願故事力與你同在》《越讀者》《沒有大學文憑的日子,我說故事》《島嶼浮世繪》

 

 整理:邱柏翰、劉京玫 羅東高中

□國內: 1.清大圖書館好狂!練簡報、夜K書還兼影城
2.中港高中圖書館落成啟用
3.德光中學圖書館斥資2千萬誠品化
4.永仁高中玻璃屋圖書館得獎
5.國家圖書館建置「台灣華文電子書庫」正式啟用
□國外: 1.東京出現圖書館旅舍:行萬里路、睡萬卷書
2.突尼西亞計程車變圖書館
3.倫敦一家書店將在未來每個月免費寄一本書給你!
4.澳門新中央圖書館規劃爭議

□國內: 1.清大圖書館好狂!練簡報、夜K書還兼影城
  圖書館不是只能看書,清大圖書館引進智慧取書等設備,還有可供錄播的簡報練習室、晚間限定的夜讀區,加上如迷你影城的視聽區,讓圖書館成為師生最愛。

  2013年3月新建啟用的清大總圖書館,內部有多元的學習場域和設備,除了引進多項先進設備外,也按照學生需求去規劃,加上活潑多元的設計,讓圖書館成為結合知識、娛樂和放鬆的共享空間。

  清華大學圖書館服務與創新組組長余純惠表示,圖書館引進不少智慧設備和貼心服務,如「RFID智慧型書架」可讓讀者自行借閱預約圖書,還有可即時更新還書記錄的自助還書口、智慧型置物櫃和圖書除菌機等,讓借還書和看書更方便。

  因應學生需求,清大圖書館也提供多元學習空間。余純惠表示,研究小間可供大四以上學生和教師閉門研讀,傍晚至隔天早上開放的夜讀區,則是學生苦讀的兵家必爭之地,另外還有可錄製和播放的簡報練習室和電腦共學區等,使用者預約後依時段到圖書館上網報到,方便控管使用情況和電源。

  除了看書、K書外,清大圖書館也是休閒放鬆的好去處。余純惠表示,圖書館內設有發呆區,舒適的座椅,加上面對落地窗的自然景觀,是學生放鬆的最佳去處,另外還有被學生暱稱為「清華百視達」和「清華威秀」的視聽區,不管是獨自收看或三五好友揪團欣賞電影,都是一大享受。

詳見:【TVBS



2.中港高中圖書館落成啟用
  臺中市立中港高中自民國83年創校以來就欠缺圖書館,而以舊教室改建的簡易圖書室代替。為讓學生有更優良的閱讀環境,同時打造社區學習資源中心,市府補助中港高中6500萬元興建圖書館一、二期工程,昨日落成啟用。市長林佳龍表示,市府未來將投入更多資源挹注偏遠學校建設,透過教育投入拉近城鄉差距。

詳見:【青年日報



3.德光中學圖書館斥資2千萬誠品化
  
德光中學的圖書館樓地板面積四百坪,去年一月開始,將原有的圖書館空間重新規劃,以營造圖書館「誠品化」為設計概念,提供前瞻性與科技感的閱讀學習空間。
  圖書館大門以「打開知識之門,進入智慧殿堂」為標語,並以展開扉頁的書作為圖像,與大門入口處設計凹凸的牆體、象徵「知識的盒子」理念相互呼應。
  在進大門前設立「書香分享區」,整體的經營理念希望能「活化圖書再利用,讓書遇見好知音」,來此區發現喜歡的書籍可帶回收藏,也可捐贈自己喜愛的書與人分享,期待能營造一個愛書人相互交流的園地。

詳見:【自由時報



4.永仁高中玻璃屋圖書館得獎
  
由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所舉辦的全國高級中等學校績優圖書館評選,從全國數百所公私立高中職圖書館選出四所績優圖書館,台南就有二所,其中一處是永仁高中圖書館,校長洪慶在表示,學校曾兩度榮獲「教育部閱讀磐石學校獎」、並獲得獎金作為充實圖書館館藏的重要經費,此外推動教學與課程協作計畫,結合高中部多元選修課程參加「全國高中生人文經典閱讀競賽」,永仁高中打敗全國多所明星高中,榮獲團體冠軍。

  洪慶在說,圖書館不該僅限於採購、整理、借閱館藏等這些例行工作,其任務及使命在於「透過館藏及各項閱讀推廣活動,引導、啟發每個人」,而圖書館四面牆採用的是玻璃材質,營造出夢幻玻璃屋氣氛,同時還能節省燈光照明,加上校園公共藝術化的環境營造,讓學生願意走入圖書館,感受書香氣氛,有學生說「書讀累了,一抬頭就看見外面綠油油草地與繁花盛開,心情變好、疲憊感也消失」。

詳見:【自由時報



5.國家圖書館建置「台灣華文電子書庫」正式啟用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表示,為了讓民眾便於獲得圖書、出版作品,國家圖書館特別建置「台灣華文電子書庫」,並於今日正式啟用,收錄超過萬本圖書,只要進入電子書庫網站,不需要帳號,就可以查閱自1911年至1949年的1萬2178冊圖書、595冊政府出版品、百人千書1005冊,共1萬3778冊的珍貴出版品。

  國圖從2015年就啟動了全國性「台灣文獻合作數位化計畫」,邀集國內各大圖書館一起合作,將1911年到1949年的圖書數位化,並且進行「百人千書齊力授權,知識成果全球分享」著作授權,是為了要讓所有熱愛中華文化的人,都可以更方便的獲得寶貴的文獻,由其是在數位時代,把圖書資料數位化後,讓有心從事台灣研究的人員可以更順利地相關文件。

  國圖館則表示,在台灣華文電子書庫中,有很多具有時代意義的出版作品,其中包含了在1911年出版的「日台通寶」在當時是在民間「定吉凶,明趨避」的黃曆,極具歷史意義,還有當時在台灣各地種下文化種子的著名鹿港詩人施梅樵,他所出版的唯一一版詩集,也會以數位化的方式收錄在台灣華文電子書庫中。

詳見:【風傳媒

 

Top

□國外: 1.東京出現圖書館旅舍:行萬里路、睡萬卷書
  日本東京現在開了一家極具特色的圖書館主題旅社,讓外出旅行的人也能擁抱書籍,享受看書看到睡著的文化氛圍。

  據日媒《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東京池袋站附近一家青年旅舍「東京書與床」(BOOK AND BED TOKYO),「東京書與床」的格局類似於膠囊旅館,但是整體布局以木頭書架為主,由於擺設滿滿的各式書籍,使空間內充滿濃郁書香。內部藏書除文史哲領域外,也有漫畫與寫真集,以休閒讀物為之目的是為吸引更廣泛客群。

  該旅舍官網列出的房間有兩種,包括標準客房要價一晚日幣4800元(約合新台幣1500元),以及小型客房要價一晚日幣3800(約合新台幣1200元)。而白天休息則是每小時日幣500元(約合新台幣150元),這在物價昂貴的東京可算是相當實惠。

  提出可住宿圖書館概念的是地產仲介公司R-Store的力丸聰,他說:「在放鬆的過程中,可以一邊讀著喜歡的書籍一邊入睡,提供無與倫比的幸福瞬間給在這邊住宿的旅客。」。

詳見:【中時電子報



2.突尼西亞計程車變圖書館
  突尼西亞首都突尼斯市區的小黃,大多配置空氣清香劑、華麗的鐘擺、加框嬰兒照、免費面紙。49歲的運將姆索基與眾不同,在乘客座位與儀表板擺放小本詩集、小說與心理學著作,右後方車門上寫著:「請注意,這輛計程車有一本書」。

  這是網路書籍共用平台YallaRead上個月推出的文學閱讀計畫。YallaRead 的意思是「來閱讀」;它與叫車服務E-Taxi合作,把書籍搬到一些指定的計程車內,讓乘客可以在舒適的後座,瀏覽巴西知名作家保羅.科爾賀或埃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哈福茲的作品。

  突尼斯經常交通壅塞,搭乘短途計程車時,乘客至少可以閱讀一本書的前幾段。如果路程比較長,或許可以讀完一章。乘客下車時,書籍廣告或運將還會鼓勵他們前往YallaRead網站,找出他們在車上閱讀的著作,繼續閱讀。
  
詳見:【聯合財經網



3.倫敦一家書店將在未來每個月免費寄一本書給你!
  
為了慶祝書店八十歲生日,Heywood Hill設計了這個名為「一生圖書館」(Library of a Lifetime)的獎項,不論贏家住在世界上哪一個地方,往後一生都會在每個月免費收到一本書店根據贏家個人閱讀口味親自挑選的精裝版新書。

「這位幸運的贏家從此不需要再買書。」書店的公告上如此宣稱。

  想參加活動的讀者,必須在10月底之前前往書店的網站填入一本「對自己的意義最重大的書」,並說明理由。

  讀者填入這本書之後,接下來就看運氣了。Heywood Hill會在活動結束時透過抽獎選出前三名的幸運得主,第一名的獎品,即是前述的「一生圖書館」,第二名得主則會在一年內的每個月均收到書店的選書,共計十二本,第三名則是一年內每兩個月收到一本,共六本。

  幸運得主將每個月收到一本免費精裝版新書。(圖/Heywood Hill@facebook)
當然了,既然是「選書」,選擇的過程可不能馬虎。長期以來,Heywood Hill提供一項個人化的選書諮詢服務,名為「一年選書」(A Year in Books),只要顧客提出需求,書店的「專家店員」就會透過電話、網路、電子郵件或當面溝通,了解顧客的閱讀口味之後,據此在一年內每個月或雙月寄送一本包裝精美的書給顧客。這是Heywood Hill與顧客彼此透過合作與互相了解而量身定做出來的服務,既讓書店多年來享有盛名,也是這次八十周年慶的抽獎誕生的靈感來源。

詳見:【風傳媒



4.澳門新中央圖書館規劃爭議
  《澳門論壇》探討新中央圖書館規劃,發言的市民對選址有支持亦有反對。支持者認為交通方便。反對者指本澳不急於興建,待總體規劃一併考慮更好;亦有市民建議縮減規模至中型圖書館,再在新城區覓地方建更大型圖書館。 澳門出版協會理事長陳雨潤稱,選址可能有更好,但擔心爭議下去將進一步拖延。 城規會委員陳德勝反對選址,並認為保留舊法院立面及內部部分建築,並非真正保育文物。 文化諮詢委員會委員李展鵬認同選址,但民意與10年前不同,政府應加強與市民溝通。 國書館暨資訊管理協會理事長王國強認為,新中圖選址交通方便。 文化局公共圖書館管理廳廳長鄧美蓮重申,外地很多中小型城市的圖書館均設在市中心。她又指出,本澳有不少人閱讀,單在7月份超過24萬人次進入公共圖書館。


詳見:【QOOS
 

Top

 □超商借書相關爭議

 

 
前情提要:3大超商就是圖書館,一次借5本費用50元
  台北市立圖書館今(17)日宣布和7-ELEVEN、全家、萊爾富3大超商合作,推出全國首創的「超商借書」服務。會員可線上挑選書籍,並指定超商門市取書,一次可運送5本書,只須負擔50元物流費用,就可享有「超商就是我的圖書館」的新服務。

圖書館、出版界相爭-超商借還書,讓出版慘業雪上加霜

超商借還書...樂了愛書族,苦了店員?

出版社何必怕超商

北市圖推超商可借還書,出版界很憂心

超商、地鐵推閱讀,兩岸評價兩極

出版界看法兩極,超商借書引爆圖書館戰爭

圖書館關門,出版社生意就會變好?

北市圖跟出版社搶生意?出版公協會今赴文化部溝通

借書愈方便,買少本書要補償?

不要將「推廣閱讀」建立在作者及出版社的痛苦上


詳見:【台北市立圖書館

 Top

 □科學人雜誌—把大腦變透明

 
    科學人雜誌社提供本電子報有關科普閱讀的新知,暫訂為「延伸閱讀」專欄,歡迎大家給予意見。



把大腦變透明
一種結合化學與生物學的新實驗技術,讓 神經科學家可以深入觀看身體的主宰者:大腦。
撰文/戴塞羅斯(Karl Deisseroth)
翻譯/謝伯讓

  我們的神經系統宛如一幅琳瑯滿目的掛毯,由相互聯結的絲線編織而成。這些絲線稱為軸突,就是由神經元延伸出來的細長纖維,它們傳送神經元之間的電生理訊號。長距離的軸突像是織布中的「經紗」,與其交織在一起的「緯線」則是大腦中獨特的編織形式,也就是來回穿梭傳訊以利運算的短距離軸突。

  想了解大腦內部的運作方式,科學家必須從基本單一要素的層次來解碼這幅神經掛毯的組織形態,例如一條軸突;但若想了解軸突所扮演的角色,我們需要從綜觀全腦的角度來檢視,才不會忽略了絲線般的軸突與周圍脈絡間的關係。為了獲得這種綜觀視野,我們需要研發特別的觀測技術,因為大腦並不是平面的織布,也不是透明的;神經元細胞膜中的脂質分子,會讓造影儀器發射出的光線散射,使我們只能看見最表層的神經元,而無法觀視大腦深處結構。

  現在有一種新技術開啟了神經科學家的視野,讓我們得以看見大腦內部的完整結構,不但能追蹤大腦內部精細網路的神經纖維,還可檢驗每條神經纖維中的分子特性。這種技術應用水膠的化學特性:水膠是一種會形成立體網狀結構的聚合物,其中相連的隔間能留住水分子且不會溶解,因此可用來建構生物組織內部的立體聚合內骨骼(polymer endoskeleton)結構。…… 詳全文

 Top

 □清大圖書牆超智慧!找書靠閃光一下就看到

 
    清華大學圖書館標榜超高級圖書館,讓學生愛不釋手,館內資訊化的設計與舒適的環境,讓館內閱覽座位每天翻桌率達到2.3次,堪稱超高使用率圖書館,考試期間更是學生的「兵家必爭」之地。

  為了使學生方便借閱圖書,館方特別和廠商合作打造「智慧書庫」,搭配「超高頻無線射頻辨識」(UHF-RFID)技術,清大圖書館服務與創新組組長余純惠說,此系統可讓讀者線上預約並自助取書,結合UHF-RFID,讓每本書都可被電子追蹤,搭配斥資3千萬多元打造的整面智慧書庫中,讓讀者查詢後能直接在書牆上亮出燈號,直接指出書本位置避免找書耗時;且預約借閱、取書都能自助完成,減少人力支出。

  除了豐富館藏,館內在週邊設備上也煞費苦心,像是備有圖書除菌機,不僅能清除書本上99%的細菌及灰塵,更添加了精油讓書本除菌完後都能有特殊的香味;也替師生設置置物櫃,並建立可辨識人臉系統減少物品遭竊風險。

  而除了在圖書館借閱書籍或閱覽外,館內也備有多種DVD影片可供借閱,借閱完畢後可選擇單人獨享或是雙人、團體專屬座位,舒適的空間讓圖書館內儼然成為「清華百視達」,若想暫時放下書籍或影集,館內也貼心地在大面落地窗旁設計了「發呆區」,舒適的座椅配上輕柔的音樂與美景,讓學生在圖書館內能輕鬆又自在。

詳見:【NOWnews


 Top

 □青春愛讀書            

大愛電視

 
大愛電視 【青春愛讀書】
我們是一群愛書成痴的傳播人
著迷將書的意義、價值與美感
發揮極致
讓更多大人小孩 接觸【青春愛讀書】
就有機會愛上閱讀!


青春愛讀書 2016年十二月份文稿

青春愛讀書 看年輕人讀什麼書
專為青少年打造的閱讀節目〈青春愛讀書〉,榮獲第51屆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獎」肯定,期盼經由節目介紹,讓大家認識更多好書,透過閱讀豐盛我們的心靈!

【節目精選】
本月精選4集不同風格的內容與大家分享。

1.盧建彰 《願故事力與你同在》
行銷與廣告是當代不可不修的課題,但如何在短短的幾秒鐘之內,抓住觀眾的眼球,讓人看下去甚至留下印象,是件不容易的事。
寫過無數令人難忘的廣告詞、創作過許多動人心弦作品的盧建彰,是國內廣告界的天才導演,他認為:「有溫度的故事,才是打動人心、影響世界的真功夫」。到底該如何讓自己的故事充滿動人的溫度呢?在《願故事力與你同在》一書中,盧建彰有深入的解說。
在本集節目中,盧建彰毫不藏私的與稻江護家、西松高中、中正高工、臺南慈中和夢想成真等5隊同學分享廣告製作的珍貴心法,內容精采而動人,值得喜歡廣告、想知道說故事技巧的你觀看。

【一分鐘精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xcZGF22DPI

【完整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XonfqdRSV4


2. 郝明義《越讀者》
出版界名人郝明義說:「沒有越界、不成閱讀」,但什麼是跨界閱讀,為什麼在當代很重要?喜歡閱讀的郝明義,把他探索閱讀的經驗寫成了《越讀者》這本書,他在書中分享了網路時代,如何通過跨界,體驗美好而充滿趣味的閱讀經驗。
本集邀請作家郝明義和稻江護家、百齡、麗山、方濟高中與大安高工等5校同學一起當個越讀者。此外,主持人謝哲青也透過節目,分享他的藏書,你好奇哲青哥平常看些什麼書嗎?而他如何從電影中的一幅畫,展開一場精采的跨界閱讀之旅呢?
【一分鐘精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BWO02Aynkc

【完整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MNyULgPcfk


3. 王文靜 《沒有大學文憑的日子,我說故事》
生命中難免有挫折,但如何把挫折與困境轉換成生命的動力,開展出精彩的生命篇章卻不容易,但《商業週刊》集團CEO——王文靜做到了。
王文靜沒考上大學,但她發現,原來那是老天給她最大的祝福。在《沒有大學文憑的日子,我說故事》一書中,她寫道:「人生是一場牌局,拿什麼牌,是命中註定。如何出牌,操之在我。」究竟她是如何把挫折化為動能,打出充滿繁華景致的人生牌局呢?本書還分享了王文靜在工作及生活中的觀察與體驗,每篇短短的篇幅,透過故事讓讀者去思索與體會,耐人尋味。
本集節目邀請大安高工、 內壢高中、基隆女中、中正高中、桃園陽明高中和臺南慈中等六校同學參加,節目中同學們大膽挑戰王文靜提出的「千金難買少年貧」論點,引起熱烈迴響。
【一分鐘精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un5tNWjf8

【完整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Qfro5cpF8


4. 蔣竹山《島嶼浮世繪》
你知道臺灣第一次舉辦大型博覽會是什麼時候嗎?答案是1935年、日治始政四十周年臺灣博覽會!東華大學歷史教授蔣竹山,爬梳當時的報紙及文青日記,從林獻堂、吳新榮、張麗俊等人的日記,帶你重遊八十年前的臺博會,《島嶼浮世繪》就是這麼一本傳授如何進入時空旅行的指南書。
謝哲青在【青春愛讀書】節目中,邀集一批同是歷史控的年輕學子,包括中山女高、聖心、永年、興國、新北、麗山高中和世新大學學生,與蔣竹山討教書中三十六個關鍵詞的古今對照,像是動物園、移民村、蓄音器、臺灣服、女給文化…,他們以哆啦A夢的時光機,載你鳥瞰這塊島嶼的前世與今生!
【一分鐘精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_zaOg-48Ho

【完整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f32L8IEa9Y



 Top

|電子報資料庫|著作權聲明|隱私權聲明|聯絡我們|
服務電話:(03)9567645#202 網站、電子報、程式設計 羅東高中邱柏翰、劉京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