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羅東高級中學 主編 訂報|退報|電子報首頁|服務信箱

高級中等學校圖書館輔導團電子報     2022/07/24 第222期 每月第三週發行

☆ 下期08/19發刊,歡迎刊登各項活動消息 ☆



東京。圖書館旅店

 

編者的話:謝謝台大陳書梅教授
      粉絲團
動態報導:國內 國外

經驗分享:有FU的讀書心得

專題研究:學術界奮起抵抗出版巨商的血淚史

網海拾遺:中研院開放博物館平台

藝文園地:緩緩書屋

延伸閱讀:科學人雜誌—她們是天文學家

圖書館新知:國資圖車亭人臉辨識介紹新書

讀書會推薦書目:圖書館書目療法服務指引

 

 整理:邱柏翰 羅東高中

□國內: 1.丹鳳高中閱讀社群,大數據幫選書
2.新營高中學生為文化中心圖書館牆壁彩繪
3.嘉義空氣圖書館
4.國家圖書館提供博碩士補救授權機制
5.提升新課綱核心素養,國北教大成立閱讀與寫作中心

□國外: 1.老祠堂變身圖書館
2.未來圖書館向作家徵稿,下個世紀才出版
3.紐約公共圖書館書香百年,疫情加速數位轉型

□國內: 1.丹鳳高中閱讀社群,大數據幫選書

  新北有超過500組教師專業社群,有10組評選為110學年度典範社群,包括丹鳳高中Just愛閱讀社群,不僅推動閱讀素養,也將閱讀連結AR、桌遊,甚至運用跨校的大數據系統平台,提升學生的興趣。

  教育局表示,透過教師專業社群,發展出多元且符合學生需求的課程,聚焦社區文化、閱讀、英語及親師生溝通不同領域,整合資源精進課程活動,讓學生更能有效學習。

  丹鳳高中Just愛閱讀社群獲選年度典範社群。校長曾慧媚表示,學校自104學年度起推動閱讀教育,讓校內的每個角落都成為學生的圖書館,近年連結AR、桌遊,運用跨校的大數據系統平台提供學生智慧選書,同時引入國際化標準設計閱讀課程,希望讓閱讀陪伴學生。

  另外,跨校成立的英語教具應用與研發社群中,自強國小教師林庭芳表示,學生透過英文繪本學習後,實際動手製作冰淇淋,讓學生跟各種知識連結,應用在生活中。德音國小老師鍾佳慧則說,盼透過課程,讓學生知道英語不只是英語課,而是可以運用到其他地方,融入生活。

  中和國小和樂陶社群也選獲為10大典範社群,校內建置設備齊全的陶藝教室,讓教師帶領學生親手製作自己的作品。

  組長李姵穎說,中和過去曾有很繁榮的陶瓷產業,學生雕塑陶土還製作獎牌、參與大型裝置藝術及美展等。。

詳見:【聯合新聞網



2.新營高中學生為文化中心圖書館牆壁彩繪

  
為將藝術教育融入閱讀,配合111年教育部補助公共圖書館多元閱讀推廣計畫,新營文化中心圖書館結合新營高中舉辦圖書館壁畫彩繪活動,由美術班指導老師吳佩娟帶領5位同學參與。民治文化中心管理科楊馥菱科長表示,壁畫彩繪為圖書館注入活潑色彩,妝點新的活力風貌,透過美麗的壁畫創作,鼓舞青少年勇敢逐夢、盡力飛翔,抓住屬於自己的那顆星星。

  吳佩娟老師說,彩繪牆面長330公分、寬240公分,內容以星星引路,夢想啟航為創作主軸,以星空為背景,結合星星、夢想之船、閱讀等元素,希望能激勵民眾勇敢為夢想而奮鬥。學生們表示,這是很有趣又很難忘的經驗,壁畫彩繪創作主題從「那些你很冒險的夢」靈感發想,從開始規劃到繪製完成花費約2個星期。

詳見:【Yahoo新聞



3.嘉義空氣圖書館

  如果人都來了太平雲梯別忘了前往 「空氣圖書館」

  這是一間以清水模裝潢為基底及使用大量蕨類植物去點綴的店家,很適合午後歇腳,館內空間不小,約有兩百多個座位,菜單上餐點有早餐、鍋物、定食、下午茶及飲品空氣圖書館雖名為圖書館,但實際可不是一間圖書館唷因為老闆想跳脫一般民眾對圖書館既有的印象而館內雖有許多書架,但擺放的不是書本而是老闆收藏的古物以及結合插畫家創作的梅山植物圖畫像!

  而且店家的裝潢設計是以灰白色調搭配原木書架以及植栽空間採半開放,就是想讓陽光、空氣能自由在空間內流動,難怪店裡植物長得真好!一區域為用餐區,一區域是植栽擺放區,很適合拍上幾張叢林感的照片。

小編註:植物很多,空氣應該很新鮮吧?

詳見:【民視新聞



4.國家圖書館提供博碩士補救授權機制

  
國家圖書館表示,「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是國內乃至全球華文領域最重要的學術支援網站。近期因新聞事件使系統更受矚目,不少讀者詢問如何將過去因僅有紙本,或畢業年代較早、或因應畢業學校規定,及其他種種因素未能收入相關館藏與「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的學位論文,能夠提供公開授權予國圖,讓其學術成果能夠永久典藏。

  為此,國圖設計「論文授權四部曲」網頁,讓研究者能夠輕鬆授權,傳遞研究能量。有意授權開放的論文作者,只需透過網頁或短址 ,依據引導「1.列印授權書、2親筆簽名、3拍照上傳、4寄出授權書」等四個簡易步驟,即可授權論文全文。

詳見:【Yahoo新聞



5.提升新課綱核心素養,國北教大成立閱讀與寫作中心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今天成立「閱讀與寫作中心」,將結合該校語文與創作學系的專業師資與研發能力,提供國小學童閱讀與寫作能力的訓練,以及相關師資的培訓,建構教學、研究與社會服務三領域跨域整合創新服務。


  國北教大校長陳慶和表示,學校致力於整合各系所專業特色,建構教學、研究與社會服務三領域跨域整合創新服務基地或中心,包括:心諮系的「心理諮商暨健康促進研究中心」、特教系的「兒童發展中心」及語創系成立的「兒童閱讀及寫作中心」等三個校內一級單位。

  國北教大語文與創作學系,為國內大學院校中少數同時兼具語文教育與創作師資,為全國相關科系中少見的師資結構。師資含括語文教育、華語教育及文學創作、文學研究等領域,無論在教學實務、文學創作上都擁有高度競爭力。

  108 課綱上路未久,許多教師、家長及學生仍在適應調整,新課綱以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的主軸,多項核心素養,均需以寫作方式表達呈現,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更顯重要。目前「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已自學測國文科獨立出來,單獨施測,許多學者專家亦呼籲寫作的重要性。

  但目前校園內國語文相關課程時數,遠遠不足學生所需,且因應課程安排,無法聚焦於寫作能力,因此提升寫作能力成了當代教育重要課題,相關需求更是與日俱增。

  國北教大「閱讀與寫作中心」將運用其專業提升國小學童閱讀與寫作能力,進而增加學生學測的競爭力,也透過師資培訓提升國小教師寫作教學的專業能力,直接有效的將系所研究成果貢獻於社會,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國北教大說,「閱讀與寫作中心」不僅只是具備單純的教學功能,更重要的是結合該校語文創作學系於閱讀、寫作上的研究成果,透過研究成果來設計相關課程,直接且有效的將學院研發成果推廣至社會,並提供校內學生實習及工讀機會,同時提升學生畢業後就業能力。。

詳見:【中時新聞


□國外: 1.老祠堂變身圖書館

 
 茶山寒溪水「粵書吧」由村中300年老祠堂活化而來,已舉辦各類公益活動61場,免費迎客1.7萬人次,讓「泡圖書館」非常有范兒

  琉璃瓦的疏影落在廊下,麻石地面苔痕上階綠,導覽機器人走在紅石與青磚構築的堂前——在東莞這座由300年老祠堂升級而成的智能圖書館茶山寒溪水「粵書吧」,每次讀書恍如一次時空交錯的奇幻漂流。
 
小編註:看原新聞比較有吸引力喔∼

詳見:【新浪新聞



2.未來圖書館向作家徵稿,下個世紀才出版
  
  根據《BBC》報導,挪威奧斯陸的未來圖書館計畫邀請世界上的知名作家提供親筆手稿,儘管這些故事內容被要求保密,也不會在一個世紀內出版,仍有不少的作家參與此項創舉。

  圖書館也邀請民眾在挪威奧斯陸的北部種植雲杉,儘管它們現在只有一公尺高,不過當雲杉的大小成長到2、30倍後,特別珍藏的書稿就會以它們為紙張,印製成書籍。雖然種下樹木的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應該不會親眼見到作品內容和初版書,但計畫仍會由受委託的繼任者們延續。

  所有的手稿都將被放在奧斯陸Main City公共圖書館的隱密角落,在上鎖的玻璃抽屜中將會存放近一個世紀。主辦人帕特森希望告訴大家如何使事物歷久不衰,並且超越短期思考,放寬視野。她表示「現在有數百人參與,隨著交接與世代輪替,未來圖書館也能屹立超過百年。」

詳見:【新浪新聞



3.紐約公共圖書館書香百年,疫情加速數位轉型

   
紐約公共圖書館擁有127年歷史,歷經COVID-19大流行,館方加快數位轉型,滿足更多電子書讀者需求;同時兼顧傳統,以獨立宣言等藏品吸引遊客上門,擦亮百年招牌。

   2020年3月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紐約公共圖書館(NYPL)和市內大量公司行號被迫熄燈。愛書人在閉館3個多月期間無法入館閱覽、借書,改走數位管道,刺激電子書借閱量激增,兩年多來超過1000萬本。

   紐約公共圖書館並非因應疫情才投入數位轉型,早在2016年,館方就從英國廣播公司(BBC)挖來數位專家艾哥(Tony Ageh)擔任數位長,讓藏書與服務更貼近數位世代的讀者。

   時間再往前推,紐約公共圖書館2004年和Google合作書籍掃描計畫,成為典藏數位化的先驅圖書館之一。為造福研究人員,紐約公共圖書館和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合作,分享各自館藏研究書籍,總數接近1700萬冊。

詳見:【中央通訊社


 

Top/a>

 □有FU的讀書心得           

 
  閱讀後,用自己的話,講出他人瞬間秒懂的知識,發表在平台,產生影響力與產品。若要訓練此種能力,茲提供六種練習寫好讀書心得的方法如下:

●方法1╱100字內介紹全書

先讓讀者認識這一本書,是寫心得的第一要件。然而飛文染翰、佳篇盈帙,要如何在簡短篇幅內,完整介紹一本書?建議最好的方法,就是「刪減法」。

以前在英研所修「高級英文寫作」時,教授要我們在第一周,用1千字寫論文摘要(summary),第二周縮成500字,第三周再縮成300字,想不到最後,還必須濃縮為100字。同學們都怨聲載道,然而教授還是說服了我們:「國際的學術論文摘要,都是100字左右。記得,再偉大的故事,都可以用100個字講完。你只要不斷地刪減,最後一定能刪掉不需要的文字。」

●方法2╱結構完整 書心並存

這點是所有參賽者最難做到的,多數作品的弊病是「比例失衡」。讀書心得比賽當然是要「書心並存」,書籍內容介紹要有,閱後感思亦不可廢。然而許多作品僅獨鍾一隅,無法收「理情交融」之功。

●方法3╱四大面向 都要評論

評論之本可分四大面向,分別是作者生平、創作背景、內容簡介、名言佳句。這四個脈絡齊全後,更容易帶領評審進入作者心中的伏流,讓感思湧泉其來有自。

例如介紹美國作家沙林傑(J. D. Salinger)的《麥田捕手》,就不能漏掉小說中最經典的獨白:「我老是在想像,有那麼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做遊戲……我呢,就站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只想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這段話,不僅體現了主角對人生的純真渴望,也讓讀者理解小說名稱的由來。

●方法4╱感懷必須言之有物

文本如群山萬豁,讀者之心便是山濱江湖,因為生命水相各異,映照出迥然不同的「鏡像」。「鏡像」會被鏡面所收束,就像感想再充沛,都不能奔向無方,必須有所思,收納在哲學的大海。而哲學,就是選擇,是掩卷浩歎後的生命所向。

例如看完《麥田捕手》,就不要害怕說出自己青春的焦慮,用自己生命的獨特角度,帶出心得的高度。許多得獎的作品,因為願意做到散文的「自我揭露」,讓自己生命之鏡,勇敢映照文本,最後閃耀抉擇之光,所以矚目耀人。

●方法5╱多用短句 文氣舒暢

余光中說:「西化有一個現象,就是標點用得少,結果是句子太長。標點在英文是按文法需要,但在中文,則是按文氣需要。」

標點用得少,句子太長,是現代行文通病。建議同學們寫完後,將所有的句子調到15字內,而且結論時,盡量用短句,便會發現文氣舒暢許多。

王鼎鈞說:「好文章是要燉的。」剛寫完放在抽屜裡,每天看幾次,必會發現邏輯不順與可修剪之蕪言蔓語。慢燉細剪,最後必能修出文氣曉暢、節奏有緻的佳文。

●方法6╱內化吸收 轉識為智

胡適博士說:「發表是吸收的利器;手到是心到的法門。」寫好讀書心得,將書本的內容分享出來,是消化資訊、整理概念、再內化為知識的重要過程。

寫完讀書心得,日後你才有能力用自己的話介紹這本書,也才能讓知識進階為終生受用的「智慧」、「能力」、或「素養」。

小編註:【2022-07-04/聯合報/R17版/好讀周報讀寫力】

詳見:【聯合新聞網

 Top

 □學術界奮起抵抗出版巨商的血淚史

 
  在研究過程之中,學者需要閱讀大量的參考資料,並時常需要更新、交流最新發布的文獻以跟上知識產出的腳步,但面對一個由少數大型出版商集團寡占的學術出版市場,全球各地的圖書館都面臨無力負擔高昂訂閱費用的窘境。

  面對節節高升的訂閱費用,臺大圖書館在 2016 年 12 月 6 日開出第一槍,發出明年起停止訂閱 Elsevier Science Direct 的公告,清大、交大等大學也隨後跟上。

  對學術研究來說,此資料庫涵蓋理工與生醫領域的許多文獻,退訂的決定將對師生造成重大影響,但唯有聯合的抵制運動,方能有一絲爭取合理價格的機會。事實上,抵制 Elsevier 的運動早已在世界各地發生。

小編註:敬請閱讀原文,釐清來龍去脈

詳見:【泛科學

 Top

 □緩緩書屋       

 
  花蓮光復「Pasela'an 緩緩書屋」:鐵道車站旁的秘密花園

  古人有句俗話:「燈下黑」,意指有些東西明明就「近在眼前」,卻因為人的視線總是會下意識地向外聚焦,反而對於最貼近的事物產生盲點,往往稍一不留神便會「忽視而過」。

  相信對於許多初來乍到花蓮光復車站旁、經歷一番迷惘之後終於發現「Pasela'an 緩緩書屋」的人們來說,大概都不禁會有恍然大悟「啊!原來它就在這裡」的奇妙感覺。

  街道上緩慢悠閒的時間感,與一旁疾駛而過的火車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儘管外頭周邊車水馬龍,卻又像是置身世外,一如經典奇幻電影《哈利波特》片中描述那個藏身在倫敦國王十字車站內、只有巫師才能夠通過的「九又四分之三」隱藏月台。沿著花東縱谷的鐵道,僅僅跨越一線之隔,便來到了隱蔽於車站後方的秘密花園。

  最先吸引來訪者目光的,即是一片斑駁的圍牆,一旁高聳的麵包樹撐起綠蔭為老屋遮風避雨,牆上隱約可見白色粉筆樸拙地寫著幾個大字「緩{U+3005}Pasela'an」,就像是這裡的主人有些低調、親和而又不帶一絲遮掩的素顏樣貌在跟大家打招呼。

  此處「Pasela'an」,乃是阿美族語「休憩的地方」。從某種象徵意義而言,這裡不僅只是一間以原住民文化藝術(包含音樂、繪本、影像)為主題、販售出版書籍刊物,並且不定期舉辦各類推廣閱讀相關活動的獨立書店,同時亦可視為旅客造訪光復鄉時,能夠提供他們在此駐足、感受地方風土氣息的身心棲息地。

小編註:原報導圖文並茂歡迎閱讀
  
詳見:【聯合新聞網

 Top

 □中研院開放博物館平台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響應國際博物館日,今年開放博物館以「連∞結世界」為主題,串連大英博物館等全球73個機構,精選逾500件藏品,讓民眾打破地域與館際界線無縫數位探索。

  中研院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今年將以「開放博物館」為平台,與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三度攜手,號召國內典藏機構共襄盛舉,演示「數位」博物館在疫情中可扮演的多層次角色。

  中研院舉例,將於國內首創藏品串連推薦機制,讓民眾欣賞作品不限館際與國界,當民眾進入「連∞結世界」活動專頁後,可透過不同的藏品內容主題,如「梳妝」、「美人」、「沐浴」,甚至「作者朋友的作品」等線索,循序將英國大英博物館所藏的1000多年前畫作,與台灣多家文化機構所藏的近代台灣藝術家的風景畫、雕塑,甚至是電影連結起來,展現時間、地理與藏品類型上的跨度。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陳熙遠指出,這次「連∞結世界」活動串連了73個國內外機構與個人,精選逾500件藏品作為示範體驗,使用者點選任一藏品後,就能透過藏品間各種關聯,持續探索其他典藏。

  陳熙遠表示,藏品串連推薦體驗為國內博物館界首創,關鍵在於先建構藏品間的關聯,包括藏品主題相關(如親子、季節)、藏品性質相關(如類型、材質、顏色)、資料層面相關(如作者人際網絡、時間、地點)等,進而運用此套知識架構,打造串連藏品的機制,使用者在單一平台上,即可打破館際的分野、連結不同學科、跨越國界地域,賦予豐富的聯想脈絡,盡情探索。

詳見:【開放博物館

 Top

 □科學人雜誌—她們是天文學家

 
    科學人雜誌社提供本電子報有關科普閱讀的新知,暫訂為「延伸閱讀」專欄,歡迎大家給予意見。



她們是天文學家

2022-07-01 芬克拜納(Ann Finkbeiner)

年輕的女天文學家在天文學界不再孤軍奮鬥,而是共同為這傳統文化帶來新風潮。


重點提要

  早期的女天文學家必須對抗各種體制文化,或是努力融入。隨著社會氛圍改變、平權政策落實,以及女天文學家的增加,她們建立社群互相幫助,更能展現自我,顯現耀眼光芒。

  其中最明顯的改變是,女天文學家對學術圈的性騷擾問題不再沉默。以往,她們擔心學業或聘任受阻礙而噤聲;現在,她們透過各種新聞媒體與社群網路發聲,不再姑息。

  文化上對女性的偏見也根深柢固,難以消除。除了透過改變論文審查機制降低性別歧視,女天文學家也積極傳承並分享經驗,不再隱晦自己的女性身分,開始重塑天文學界。……科學人雜誌

 Top

 □國資圖車亭人臉辨識介紹新書   

 
   台中市候車亭頗有看頭, 近日完成的「公共資訊圖書館(五權南路)」站,推出書香造型,另與公共資訊圖書館合作,每月提供館內新書介紹及活動訊息,建置人臉辨識鏡頭,自動播放適合辨識對象的活動訊息與新書介紹,街頭候車亭飄書香,越來越聰明。

   台中市公車族每日約有30萬人次,市府交通局持續建置特色候車亭與智慧型站牌。智慧候車亭在南區僑泰中學旁高工路2座;豐原高商旁中山路2座;最新完成的公共資訊圖書館旁五權南路,均完成設置智慧型候車亭。

   交通局長葉昭甫說,公共資訊圖書館智慧候車亭外觀設計,排放書本概念的特色候車亭,散發書香。公共資訊圖書館智慧候車亭的公車到站資訊,採用「前光技術」太陽能電子紙顯示,夜晚無自然光時,螢幕周邊特殊前導光板讓顯示亮度均勻,更適合閱讀。

   交通局與公共資訊圖書館合作,由圖書館每月提供館內新書介紹及活動訊息,候車亭內反射式液晶顯示器(RLCD)上播放,民眾候車也可以參考館內最新資訊。

   這處候車亭設置反射式液晶顯示器搭載人臉辨識鏡頭,鏡頭偵測到民眾觀看螢幕當下,後端系統可針對不同的性別、年齡及人數,挑選資料庫的檔案題材自動播放,民眾離開螢幕前,即自動切換回原本輪播的影片。

 詳見:
聯合新聞網

 Top

 

 □圖書館書目療法服務指引      轉載自「閱讀與心理健康」臉書

    隨著COVID-19疫情在臺灣快速升溫,你是否感受到生活周遭籠罩著一股浮動不安的氣息?每天看著新聞報導,心情也跟著低落、焦慮起來……

  在此時刻,如何轉移注意力,消除負面情緒,安頓自我身心才是最重要的課題。對圖書館來說,此時正可透過豐富的館藏,提供讀者適切的閱讀素材或影音資料,傳遞解憂處方與心靈良藥,成為民眾的「解憂書房」或「心靈療癒書房」。

  日前,收到國家圖書館剛出版的《圖書館書目療法服務指引》一書,係由國圖委託陳書梅老師研訂與撰寫,內容涵蓋書目療法的基本概念、功能、適用素材與選擇;圖書館書目療法服務的規劃與施行、各類型圖書館實施書目療法服務之實務案例及相片,以及各類情緒療癒素材的選擇管道等。內容紮實而豐富,對尚未提供書目療法服務,而想要推展的圖書館而言,正是一本最佳的入門書;而對已實施書目療法服務的單位來說,亦可參考、觀摩書中所列26所圖書館的作法,藉以相互學習仿傚,讓服務更多元、更精進。

  想要一睹為快嗎?可洽國家圖書館、各大政府出版品展售中心,或直接至國家圖書館網頁,下載電子版 https://www.ncl.edu.tw/periodical_305_1103.html。 

詳見:【閱讀與心理健康

 Top

服務電話:(03)9567645#202、706 網站、電子報、程式設計 羅東高中邱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