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論文寫作比賽實施之問題探討
台南海事 李卓夫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從台南女中的校內學術性活動,經過該校及他校許多熱心的師長們的努力推動,終於發展成全國性的競賽活動,並獲得企業專屬網站之贊助,亦獲得相當豐碩的成果與高中職教師與學生的重視,紛紛以其作為自我測試或學期專案發表的園地,即以本梯次(950331)為例,參賽作品已超過八千件之多,應為歷次之冠,可見此活動在師生心目中所佔份量之重大。
是項比賽之擴大辦理,據筆者所知,並非爲推薦甄試之升學依據之用,而是爲了鼓勵並提升寫作與研究的能力、促成圖書資源的有效利用等目的,而敘獎方式採取所謂「行政給獎」的比例,亦為鼓勵廣泛參與、避免是項活動的學術性太過精深,而淪為少數精英學校學生所獨占的現象,其立意確實良善值得鼓勵。
但該比賽舉辦數年以來,卻遭遇到了一些主辦單位或學校指導教師必須加以面對檢討的問題,依筆者淺見分述如下:
一、 題目的選擇未具「小論文」精神
綜覽歷屆得獎作品之題目,可能部份指導教師本身具撰寫碩、博士論文之經驗,會指導學生將題目敘寫為「xxx之研究」、「xxx之初探」,此類題目雖然看起來比較「嚴肅而正經」,但符合小論文之精神,也類似美國高中生所做的「The
Study on XXX」term paper
的做法。但也有許多得獎或入選的文章,題目的選擇較無章法,內容為奈米科技者,題目就叫做「奈米科技」、探討皮影戲者,題目就叫做「皮影戲」,到底文章是要探討或發現奈米科技、皮影戲的什麼呢?題目的混淆或不清,是撰寫論文的第一大忌,無論論文是用來參加比賽或訓練寫作能力者皆然(林心茹譯,2002,p97)。
二、 部分題目的重複性太高
筆者(李卓夫,2005)曾於本電子報第八期中舉例,小論文比賽中最常見的題目,不外乎7-11之探討,或二大、三大連鎖超商之比較。其次,較常見的題目尚有奈米科技、手機、麥當勞等等,類似的題目固然尚有繼續探討窮究的價值,不同的學生也可能會有不同的論點,但指導教師仍應對投稿比賽的題目類型與內容有基本的認識,勿讓學生一直重複這些網路上最容易找到資料的題目,而且即使是研究類似的題目,亦應指導學生發掘新的研究重點或趨向,畢竟創新,也是協助學生發展學術能力的方法之一。
三、 學生參考資料幾乎全部來自網路
小論文比賽本身除可訓練學生寫作的技巧之外,更重視學生主動思考、搜尋、整理資料的能力,現階段對該比賽稍有注意的教師們均可發現,學生根本不必去圖書館查閱相關書籍、也不必利用報紙、期刊查詢系統、甚至完成一整篇文章根本不需要多久,只要在網路上鍵入關鍵字,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章可以剪貼,自己甚至連連接詞都不必寫。誠然,網路資料也是學術性文章所接受的資料來源之一,但小論文比賽的精神發展至此,實已所剩無多,閱卷教師所評閱的,並非是學生自行吸收、轉化、產出的知識,反而是在評閱那些被學生所引用的網站內容了,此一現象是否符合當初比賽之精神,不言可喻,小論文比賽反成為網路資料剪輯比賽了。而學生自行產出的較生硬、較不通順的文章,反較直接自網路剪貼而來的文章不受青睞,雖未至劣幣驅逐良幣,然雖不中亦不遠已。
四、 整段或整篇的引用之商榷
觀察現階段學生撰寫小論文的方式,多半都能符合詳細列出出處以避免剽竊的規定,但許多內容三至五頁的文章,只參考了二、三個網頁,雖然在每個標題的句尾,都標明了註一、註二等出處,但詳細對照一下就知道,學生是整段整段的複製--貼上,甚至整篇文章的前言、正文、結論都引用自同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網站,就正確引用的要求之形式上而言,已無法自圓其說,更何況就撰寫文章而言,整篇文章或好幾大段的擷取與引用,甚至連標題都完整照抄不願更改,早已喪失研究、探索、綜合之原意,甚至還會誤導了學生網路資料運用的原則與對剽竊的正確認知(Johnson
and Groneman, 2003)。
五、 問卷調查工具的使用需更小心
部分小論文比賽同學使用問卷從事實際的研究與分析工作,其研究精神值得肯定,不過仍須注意的是,問卷調查的格式、題項、配分、分析與解釋,均為社會科學研究中極為精密與容易引起爭議的項目,學生們通常以校內同學或路人為調查研究對象,以其較易實施之故,惟指導教師仍應對問卷調查之使用與實施具有相當的認識,避免學生對此研究工具之濫用與誤用。
綜上所述,小論文比賽在經過創始老師們篳路藍縷的努力推動,到目前獲得踴躍參與的盛況,的確造成了一股寫作的風潮,學生們也都視參與及得獎為高中職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大事之一,但當初鼓勵閱讀、寫作及發表的初衷,的確也遇到了一些瓶頸。在維持擴大參與及給獎、鼓勵性質大於比賽性質的原則下,容忍上述各項問題的存在,似乎也成為了不得不然的必要之惡,但也正因為如此,各校指導教師或評分之教師之責任就愈發重要了。
學生對小論文的習作與認識,端賴各校指導教師或評分之教師對小論文之「準學術」性質之堅持、並且應慎選嘉獎具原創性、自行產出性之文章、鼓勵資料的多元性閱讀與利用、指導學生正確的參賽觀念,才是小論文比賽可長可久、培育學生研究精神與倫理、提升學生寫作與資料彙整與表達能力的正確之道。
參考書目:
李卓夫(2005)。KWL教學法及小論文寫作技巧。全國高中職圖書館電子報第八期。http://shslc.ltsh.ilc.edu.tw/epaper/epaper8/經驗分享全文2.htm。
林心茹譯(2002)。協助學生做最棒的報告:運用簡易的迷你課程、策略以及讓研究有趣、易管理的創意形式。台北:遠流。
Johnson, K and Groneman, N(2003). Legal and illegal uses of the
internet: Implications for educators.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
78(3) ,p.147 |